尊龙凯时以优秀教学成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04 20:27:34

  尊龙凯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奖项,2014年、2018年分别开展了两届评奖活动,在基础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依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2022年度的评选为第三届。

  2022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部署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四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中国教育学会继续承担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经过长达半年多的积极筹备,于2023年3月底顺利完成了评审任务,2023年7月21日教育部发文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现将总体情况综述如下。

  本次成果奖在各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认真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经资格筛查后最终进入网络评审成果共1796项(其中港澳地区成果8项),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的分类要求,将其分为45组进行网评,由各组专家在审阅本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打分,网络评审系统在去掉两个最高分、两个最低分后自动统计平均成绩。网络评审结束后,共911项成果入围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中,按照相近类别归并、总量相当原则,将成果分为20组,评审专家经独立审阅成果材料、小组评议、大组合议、在线答辩、评审委员会会议和投票表决等程序后,最终确定了特等奖拟授获奖成果2项,一等奖拟授获奖成果70项,二等奖拟授获奖成果498项。

  相比2014年和2018年,社会各界对评奖的关注度更高、参与面更广,评奖的影响力更大。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并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推荐和申报,更为细致周密地筹备前期相关工作,参评成果的平均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本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评成果共1796项(含港澳地区8项),进入会评成果911项,入围会评率为50.7%。会议评审后,产生获奖成果570项尊龙凯时,会评通过率为62.6%,总获奖率为31.7%。

  按地区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澳地区均组织参加了本次成果奖的评审,所有地区均有成果获奖,其中高于平均获奖率(31.7%)的地区有上海、浙江、澳门、江苏、北京、广东、四川、重庆、天津、西藏、陕西、山东和福建,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428项成果获奖,占获奖成果总数的75.1%。

  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成果共72项,由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天津、福建、湖北、湖南、陕西、宁夏、吉林、安徽、黑龙江、河北共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得,覆盖面比上届进一步扩大。二等奖实现了所有省份全覆盖。

  按学科类别分析——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分类二”的要求(同类归并),将成果分为学前教育、德育(思政)、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外语教育、历史教育(含历史与社会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科学教育(含普通高中科技教育和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中小学教育技术、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育评价、中小学综合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其他等25个学科类别。

  各类成果中获奖率最高的是技术教育,为55.56%;获奖率在40%—50%的学科类别有生物教育、历史教育和艺术教育;获奖率低于30%的学科类别有教师专业发展、外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学管理、中小学教育技术、化学教育和其他。

  按学段分析——按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分类一”的要求尊龙凯时,成果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合并初中、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及其他类别,“其他”指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在获奖的570项成果中,中学教育获奖率为28.21%,小学教育为31.00%,特殊教育为31.15%,学前教育为32.09%,其他类为36.36%。

  按成果申报者所在单位性质分析——在获奖的570项成果中,一线%,其中中小学、幼儿园获奖成果占比69.82%,一线学校和教科研单位联合申报的获奖成果占比1.40%;教科研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获奖率占比17.02%,高校占比11.75%。两项特等奖成果均为中小学一线. 获奖成果特点分析

  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是对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获奖成果都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和引领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对促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地方和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着积极作用。

  获奖成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很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教学成果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课程、评价、综合改革等大类,都注意结合基础教育实际,让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如一等奖成果《“服务中成长”: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从德育渗透到课程思政:某某市中小学学科育人三十年研究与实践》等成果,从育人的角度进行探索。一等奖成果《“生命·实践”教育学视域下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与实践转化》《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体系——高中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30年实践》《中小学“五色”劳动教育实施谱系的地方化建构与特色化实践》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导向性,不断引领并服务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

  特等奖成果《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结合乡村学校特点,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一方面,成果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乡村教育振兴、教育现代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把握好行知教育实验的正确方向,构建了“爱满天下”的大情怀育人体系,开辟了“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实验道路,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学范式,搭建了“社会即学校”的协同育人平台,推动了一流乡村学校建设,培育了5000多乡村儿童,接待了50余万城市学生和1.2万境外师生研学,成为全国研学营地、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带动国内外一批学校开展行知教育实验。另一方面,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学校将乡土情怀、乡村资源作为乡村学校育人的根基,发挥出一所乡村学校的育人优势,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在农村的实践探索,解决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导致师生流失严重、因封闭办学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大等问题,带领落后村小发展成为现代化教育集团,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乡村儿童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

  获奖成果立足素质教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破解基础教育教学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方面有着很强的实操性,可推广性强,获奖成果大都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通过试点和实验等方法验证了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的有效性,提炼总结出了对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效果明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契机。

  如一等奖成果《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探索与创新实践》《学习即研究: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等项目,从学科教学、学科育人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一等奖成果《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历案设计与教学的探索》《素养如何落地:项目化学习育人的上海创新与实践》《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小学课程创新二十年研究与实践》等,从多学科、跨学科以及课程整体建构等角度,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一等奖成果《问题化学习20年:学与教的变革》为突破长期以来课堂知识体系建构与学生问题探究难以兼顾导致学与教方式改变困难,教师日常教学优先落实双基、难以关注素养培育导致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缺乏系统性、难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导致学习经验断裂化与学科知识碎片化的现状,扎根课堂教学探索20年,形成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有效融通的学习方式与教学实践体系,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实现学科素养目标,在持续解决问题中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发展高阶思维。成果持续扎根课堂教学探索,深耕教学一线,聚焦课堂转型,形成了适用各学科的实践模型,并在全学科、全学段内进行推广,解决了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实践成果丰富,育人成效显著。

  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和表彰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评审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性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并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检验,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等方面成效明显,系统总结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加以推广,产生积极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国内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一等奖成果《重组·互融·共生:集群教师发展共同体创新实践》《现场改课:促进教师全员专业成长的小学数学教研范式》《新时代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区域构建普通中学教育质量增值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优质均衡发展中城乡学校教育帮扶共同体实践模式探索》等,直面区域教育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价、城乡教育帮扶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案。

  一等奖成果《优化教育生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省域实践》就是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教育评价,针对区域、学校开展评价过程中的资源结构失衡、教育过程略化、评价维度缺损等问题,以优化教育生态为指向,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抓手,创建了“三维质量评价”。首先,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探索以过程型质量为核心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再次,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结构型质量已纳入县域教育生态监测与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三维质量评价”成果转化为行政决策并被广泛推广,优化教育生态的成效初步显现。

  获奖成果都围绕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实际问题创造性提出了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成果的创新性着重体现在新颖和实效上。成果内容与国内同行相比具有鲜明新颖性,围绕构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取得学科(领域)教学改革重大突破,解决了之前未能破解的问题,并经实践检验,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学改进具有显著的实际效果。

  一等奖成果《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有效激发教学改革行为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针对教师学习中理论理念向实践转化应用难即学用脱节和专业发展未能有效支撑教改的问题,通过小规模校本实验和探索突破,提出“核心基础、思维课堂、输出为本”系列主题,开展“双微机制”行动研究,即组建规模适中异质化“微团队”,设置目标精微贴近最近发展区的“微任务”,从而化解了因改革难度大、耗时长、成效不明显、缺少胜算把握等风险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低效能感。成果注重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经过10年实施应用,带动了大批教师积极参与教改,培育了一批创新团队和教改成果,成果推广至十余省市(含港澳地区),受益面超过两万余名教师。

  这些探索更多体现在《中小学一体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区域教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其教学运用》《教育数字化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区域实践》《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诊断”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千校推广》《澳门学校践行国家政策,助力湾区发展之AI课程实践及应用》等获奖成果中,为我们打开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天地。

  特等奖成果《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小学育人模式实践探索》,持续12年坚持开展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育人模式探索实践,运用最新的数智技术,通过人技结合解决新时代小学育人模式转型难题,破解了传统小学“五育”难融合、学科各自为政、知行脱节,教育信息化“只见技术不见人”,重技术轻育人、重设备轻应用、重建设轻效果,评价改革难落地,难以摆脱“唯分数论”等影响教育信息化推进、制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难题,构建了小学育人新模式。一方面技术应用坚持育人导向,形成“双驱动”的实践特色,依托“情感教育”实践研究,明确小学阶段育人模式转型的内涵和目标;另一方面,发挥数智技术和情感教育各自优势尊龙凯时,形成了“数据采集—分析—干预—评价反馈”人技结合践行立德树人的运行机制,使得学生成长更全面、教学流程更优化、评价反馈更精准。该成果模式尝试在薄弱小学开展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成果学校经过长达12年的持续实践研究,紧抓教育根本、创新引领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树起了“育人为本”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