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建设216所“无废学校”广州这样做“低碳校园”环境教育
发布时间:2024-01-02 19:57:25

  尊龙凯时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通讯员林泽慧 2023年12月28日,广州市学校“低碳校园”生态环境教育专项教育成果交流活动在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校史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旨在通过专家、教师代表的工作经验分享、教学成果分享推动生态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广州市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活动总结回顾了2023年广州市学校“低碳校园”专项教育活动的工作情况及成果。

  其中,在我的“双碳”故事主题作品、生活垃圾分类小小科普员、“我的环保节日”社会实践案例征集活动中,全市共征集作品1051份;在世界水日主题云课堂暨“小小水质监测员”户外课堂活动中,云课堂小程序当日访问量达65万;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教职工专项培训中,培训人数超3500人;生活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示范课直播间累计点击量超97万次。

  截至目前,广州市完成了19所科学种植教育示范校园,39个示范课(案)例建设任务。同时,还完成1584所学校创建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响应全市关于“无废城市”建设部署,完成建设“无废学校”216所。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省中环协节能环保产业研究院部长、高级工程师林仰璇就广州市“无废学校”建设背景、意义、进展及《建设指南》内容要点进行分享。“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无废’的理念正是关注到了垃圾资源化和利用率的问题。”林仰璇表示,无废城市同时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林仰璇就广州市“无废学校”建设背景、意义、进展及《建设指南》内容要点进行分享。

  “我的环保节日”社会实践案例小学组、中学组获奖代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广州市第六中学教师也分别以《家校同行 守护环境——“我的环保节日”》《观鸟闻啼 和美共生——“我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环保活动》为题在现场进行课例分享。通过讲解,与会人员了解了广州市各校在“低碳校园”建设、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相关建议、具体做法和成果。

  活动上,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会长杨中艺就《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的特点和涉及学校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案例进行分享。

  杨中艺就《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的特点及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案例进行分享。

  杨中艺提到,文明的发展是教育的结果,其中,生态文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这也离不开环境教育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境教育非常注重责任感和行动力的培养,这也是环境教育与其他内容相比与众不同之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底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该报告将地球形容为“岌岌可危的星球”,并称,虽然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认可,许多政府的政策声明都赞同这一教育理念,但政策与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

  据杨中艺观察,当前环境教育的现实确实存在着上述报告描述的问题,环境教育的确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仍然是想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普及水平低,缺乏组织实施体系、内容深度、环境教育教师和资源配置是目前环境教育难以发展的因素。

  在不少人看来,环境教育无法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带来直接的提升。可是,杨中艺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结论,环境教育对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尊龙凯时。“环境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还能提升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等。”

  如何破解环境教育边缘化的症结?杨中艺提到,推动环境教育规范化是关键。“值得庆幸的是,《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27日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杨中艺介绍,该条例明确了教育部门的责任以及各级学校的职责,并强调,生态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全民行动的原则,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杨中艺告诉南都记者,出台条例并非解决环境教育边缘化一劳永逸的方法,关键在于落实。“环境教育不仅只是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在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实施方面,建议广东省各级教育部门也出台相应配套措施,建立常态化监督的机制,从而不再让环境教育落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