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23-12-01 22:35:34

  尊龙凯时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在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依托驻大罗村、驻海角村工作队,努力解决当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助力帮扶村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日前,省厅原定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队前往大罗村、海角村开展“脱贫攻坚回访”工作,实地感受这里又有哪些“新变化”。

  近日,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迎来了一批“旧友”。为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省自然资源厅原定点帮扶大罗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前往大罗村开展“脱贫攻坚回访”工作。

  在省厅大力帮扶下,大罗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广大村民共同努力奋斗,积极推进党建、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和行业扶贫等脱贫攻坚八大工程。经过五年多的“输血+造血”式扶贫,大罗村77户贫困户224人已100%脱贫,全部达到退出标准,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今年8月,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式撤离。

  时隔4个月后,原驻村帮扶工作队重回大罗村,刚见面,省厅原定点帮扶大罗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朱晓武便熟练地问起了大罗村村委会主任黄福财村里现在的情况,黄福财谈起省厅帮扶的点点滴滴,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他表示,在省厅帮扶下,如今的大罗村已成功“改头换面”。

  在镇村干部陪同下,原驻村工作队深入到脱贫户家中。与脱贫户面对面“叙叙旧、话家常”。原驻村工作队员刚踏进脱贫户黄双金的新房子里,黄双金便拉着大家进屋喝茶。从2016年妻子去世到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影响让生猪养殖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家里四个孩子需要读书,学费和生活费等重担让黄双金压力倍增。

  随着精准帮扶政策的出台和原驻村工作队的帮扶,黄双金的生猪养殖业重新开始振作。2021年,他们一家人终于搬进三层楼的新房。“驻村工作队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如今我自己也能通过劳动供孩子读书,满足一家人基本的生活需要了。”黄双金笑着说。

  原驻村工作队沿路顺着村道一直走着,86岁的老党员黄秀芳蹒跚着走了出来,一把握住了朱晓武的双手,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朱书记,你们回来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村里,看到原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们,路边一个又一个都是热情打招呼的群众。

  走访中,原驻村工作队与脱贫户们认真交流、详细了解现在情况,并带去亲切的关怀和问候。“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一定要跟村委说。”走访每个脱贫户时,原驻村工作队员都会嘱托一句。

  “很想念他们,直到现在我还是会跟他们发微信聊天,真的很感谢工作队员们,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了。”村民黄瑞庆十分感激。在原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原来没有工作的黄瑞庆一家如今已经成为村里的“养鸡大户”。

  回访当日正是大罗村新大罗桥的桥梁合拢之日,新建起的大罗桥连接起河道两岸,也连接了沿河堤打造的休闲步道。据了解,原来坐落在大罗村委会旁边的花园桥、大罗桥是连接大罗村村民生活和出行的交通要道,由于使用年份已久,部分桥面已出现坑洼不平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了解情况后,省自然资源厅、各界热心人士和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并筹集资金用于重建新大罗桥。黄福财感叹:“这座桥不仅是民生桥,更是省厅和大罗的连心桥啊!”

  重回大罗,一条条振兴发展的快车道正在铺就,一个个帮扶故事还在继续流传。大罗扶贫车间、大罗红色文化长廊、大罗公立幼儿园、宽阔平坦的通村公路、宽敞洁净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锅中沸腾的鲜美汤水......大罗村里展现着靓丽乡村的景象,脱贫户切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当日,汤西镇召开省自然资源厅帮扶汤西镇“回头看”工作座谈会。会上,汤西镇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感谢省厅前期的大力帮扶,让大罗焕新貌、展新颜,汤西镇将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主要负责同志也表示,省厅在上一轮的扶贫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紧握“接力棒”,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努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据了解,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汤西镇制定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案。通过镇、村干部进行摸排,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办入户核查等程序,对相关信息和家庭情况进行核查。数据显示,大罗村脱贫户经镇、村干部排查不存在返贫风险,均已实现稳固脱贫。

  此次回访,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谈心,与汤西镇领导、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大罗村“两委”干部的交流探讨,原驻村工作队员深刻了解了大罗村百姓的所思所盼。表示以后也会一直关注大罗的发展,会像走亲戚一样常回家看看,希望大罗的百姓生活越过越好。同时,原驻村工作队员还带去了省厅的问候,表示在脱贫攻坚战中,省厅和大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省自然资源厅脱贫攻坚工作队虽已收队,但全厅广大干部职工仍心系大罗百姓,脱贫不脱帮扶,今后省自然资源厅还将一如既往的关心大罗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初冬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海角村,站在约15米高的瞭望塔上极目远眺,宽阔的海面波光粼粼,远处的海浪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追逐嬉戏着涌向岸边。海岸边一大片红树林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一只只鹭鸟正拍打着巨大的翅膀,从栖息的红树林里轻巧地飞上天空,成群结队去海面觅食。

  这样的自然美景在海角村比比皆是。位于湛江雷州市企水镇的海角村三面临海,曾经是省自然资源厅的定点扶贫村。近年来,省厅扶贫工作队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挖掘自然资源禀赋,做足“海”的文章,提出“生态渔村,文明海角”发展理念,推动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明乡风的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定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海角村的事情抓落实办出实效。

  根据厅党组工作安排,12月17日,海角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再次来到他们满腔热情日夜奋战的小渔村,看阔别已久的海角村如今又有了怎样的新变化。

  如今,海角村东侧的海岸线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完成。梯形堤岸已采用圆形鹅卵石水泥加固,海堤路面修整成平实的水泥路,路面绿化种植着南方特色的芭蕉树。坐在路边的石椅上,可以惬意地吹海风、看海鸟。道路临海岸的一边,修建了1.2米高的护栏可以充分保障游客安全,还贴合渔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设置了几处亲水台阶。

  “海岸线修得很实用!平时我们的船停好后,沿着台阶上岸,只需2-3分钟就可以进入家门休息”,刚交完渔获泊船上岸的村民贤哥高兴地说。

  在省厅开展帮扶之前,由于缺乏维护资金,海角村东侧的堤岸破损,水土流失严重。涨潮时,海水可以直接浸泡到岸边村民的屋角,村民们热切盼望修复海堤。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省厅工作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实施海角村海岸线生态修复和红树林管护步道修建等工程。据悉,今年已完成海角村海岸线米,既巩固了海堤安全,又有效保障了村民财产安全,为渔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的环境。

  清洁整齐的海岸线风情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享受尊龙凯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逗留。沿着红树林生态园新修建的1230米管护步道向南延伸,与修复的海岸线相连。站在临海的观测平台和瞭望塔上,远处宽广无垠的海面,近处生机盎然的红树林生态,可以发展休闲渔业的养殖虾塘,沙滩上赤足忙碌采海的渔民形成了一副生态和谐、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

  海角村党支部李书记对如今的村容村貌感到自豪,“现在我们村子很漂亮,省自然资源厅在我们村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村民受益良多。”他说,村道美化尊龙凯时、路灯安装、垃圾和污水处理及集中供水等设施改造极大方便了村民生活,尤其是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海角小学教师宿舍等民生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到建成,村民全程参与其中。项目建设时间短、效率高、实用效果好,切实的提升了村民对党领导的干部能办事、办好事的信心。

  李书记为村民精神风貌的变化感到高兴,他说:“在工作队扎实的工作作风带动下,现在村民们参事议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都非常支持村委会的工作。”便民服务中心二楼党员活动室让党员和村民们有了正式议事的场所,大家更乐意过来参加活动,这极大地增强了村集体凝聚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长效保障。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在海角村发展了沙虫高密度养殖技术攻关示范带动项目。在沙虫育种养殖基地,技术员阿辉正从塘里挖出一小铲沙虫苗,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通过检测虫苗的身体发育状态,及时改善养殖池的水体微环境,以提高种苗培育成功率。

  “今年预计能培育5千万条沙虫苗。”阿辉说,“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我们的技术日益成熟,明年可以做到更加优产。”沙虫养殖项目的成功发展可让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3.25万元,还能为海角村村民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项目已为村民提供务工机会1200多人次。

  此外,工作队发展的扶贫产业桉树林下养鸡项目每年也能固定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元。在项目基地,工作队成员见到了现在的养鸡场管理员海角村村民阿强。在谈到养鸡场的情况时,阿强有些腼腆,“养鸡场的基础设施特别好,养鸡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之内,收入相对稳定。”他真挚地笑着,“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事情做,既能照顾父母,也能陪伴小孩成长,感觉很幸福!”

  在前往海角小学的路上,遇到了李妃九老人,他热情的向工作队成员报喜:“我最小的儿子今年已经考上大学了!大孩子也参加了工作。现在村里环境好,党的政策好!我和老伴在家安心享受晚年生活,挺好!”李妃九夫妻二人因身体不好,孩子还在读书受教育,家庭一度因病致贫。工作队为李妃九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省厅还发动党员踊跃为帮扶对象捐款、购买渔网等生产工具。老人开心的笑容让工作队成员由衷地感到欣慰。

  为了丰富乡村儿童生活,促进提高儿童文化素质,留住优秀教学人才,省厅工作队还致力于提升海角小学教学环境,推动实施海角小学校内绿化种植,设置传统文化传播墙,新建教师宿舍楼,进行教学楼天面隔热改造和添置儿童游乐设施等。

  校园内,新建的教师宿舍楼隔着操场和教学楼平行相对,洁白的墙壁在阳光映照下格外精神。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欢快地从窗明几净的教室中欢快的跑出来,冲向操场上崭新的游乐设施。“这学期幼儿园的孩子数量又增加了一些,家在外地的老师已经搬进宿舍楼居住,能够更加安心地教学。”海角小学黄校长满意地说。

  脱贫不脱帮扶,接下来,省厅将继续保持对海角村未来发展的关注,“明年我们再来看,到那时,海角村肯定又有‘新发现’!”